招生学院
法学院
2篇简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办学历史起源于1952年9月成立的中原大学政法学院。1953年,以中原大学政法
学院为基础,合并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的政法系科,成立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10月,中南政法学院与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立湖北大学,上述政法类院、校、系组成湖北大学的法律系;至1977年演变为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并于当年招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批法律专业本科生。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中南政法学院正式恢复。2000年5月,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并以原中南政法学院的主体和原中南财大法律系组成法学院。
学院教学与科研机构完善:下设理论法学系、宪法与行政法学系、诉讼法学系、民商法学系、经济法学系、国际法学系,国际经济法学系及一个实践教学中心,拥有八个国家级平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湖北)基地以及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此外,学院成立了法律史研究所、宪政理论研究所、民商法典研究所、知识产权法研究所、经济法研究所等31个科研机构。取得了博士、硕士、学士及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接受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普高本科生3400余人,博士生200余人,硕士生1200余人,留学生257人;法学专任教师201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71人,讲师75人;博士生导师48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68人。在一流学科建设周期内,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法学界有相当学术影响的学者,新增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科第一批“腾讯讲席教授”2人,文澜学者9人。
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已取得一系列历史性重大突破:现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民商法学、法制史和宪法与行政法学等九个二级学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也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社会治理法学、欧洲学:比较法与欧洲法等10个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30余个研究方向。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民商法重点学科;在已拥有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律史、经济法学等多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的前提下,2008年,法学学科获得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殊荣。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分别获得湖北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称号;此外,法学学科在全国“211工程”院校三期重点项目的申报上以全优的成绩获得广泛认同,并于2017年9月,法学学科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我校知识产权中心申报获批国家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
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学院现拥有知识产权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等;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法学通论;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知识产权法学,有用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知识创新、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拥有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法;拥有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业:道与术;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知识产权法、民法学、宪法学和国际私法学,“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学院形成了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全院教师“十三五”以来共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63篇;公开出版学术著作140余部;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10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
学院具备畅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渠道: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德国萨尔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澳大利亚邦德大学、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等30余所大学及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政府知识产权奖学金”“中国法”等留学项目,已吸引127名“一带一路”国家学生前来学习;已有“优秀本科生交换项目”“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雏鹰扶持计划”等优势项目资助学生赴境外合作院校交流学习、参加国际会议及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等。2017年,在罗马第一大学成立了“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图书馆”;2019年,与罗马一大共建“中意学院”,“欧洲学:比较法与欧洲法”硕士学位项目获教育部批准。
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湖校区,校园内小南湖碧波荡漾,九孔桥横卧其上,杨柳依依,绿草如茵;经常性的高水平法学讲座和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更使校园洋溢着浓浓的学风,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院倡导“博学、韬奋、诚信、图治”的精神。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全院师生员工正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开拓创新,以人为本、以研为重,立足中南、面向全国,力争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为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查看更多